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
第1项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李强在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过去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开创新局面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李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国防和军队建设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港澳台工作
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外交工作
李强最后表示,信心凝聚力量,实干谱写华章。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第2项议程,审查国务院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审查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
第3项议程,审查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审查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审查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
第4项议程,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同志作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一、修改代表法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工作,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高度,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作出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等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法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必要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代表法,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充分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修改代表法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人大代表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责任,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修改代表法,突出对代表履职的政治要求,对于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尽责,保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修改代表法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保障
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直接关系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人大健全常委会联系代表的制度机制,加强代表对人大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的参与,改进代表调研视察工作,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有力保障代表作用的充分发挥。修改代表法,健全各级国家机关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加强同人大代表联系的制度机制,对于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修改代表法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客观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建设“四个机关”要求,其中包括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人大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代表人民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修改代表法,明确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和要求,完善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的工作机制,对于保证人大代表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修改代表法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工作过程
修改代表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总结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升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修改工作遵循的原则: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保证人大代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三是,充分总结实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事求是,对实践证明可行、确有必要修改的予以修改完善;可改可不改的,一般不作修改。四是,遵循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与有关法律做好衔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代表法修改工作。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并原则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代表法修正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和汇报,为代表法修改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遵循。
根据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于2024年初组成修法工作专班,启动代表法修改工作,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认真研究,提出了代表法修正草案。2024年11月初,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对代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同年12月底,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代表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再次审议,并决定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三、代表法修正草案的主要内容
代表法修正草案共34条,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一)充实总则部分规定。一是明确代表应当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二是明确代表应当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己任,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四个机关”而履职尽责。三是明确代表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原则要求。四是明确代表忠于宪法的职责使命和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五是完善代表的权利义务有关规定。
(二)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一是明确国家机关联系代表的原则要求。二是明确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或者乡镇人大主席团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定期组织代表开展联系人民群众的活动。三是明确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联系代表的工作机制。四是明确“一府一委两院”根据本级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安排,邀请代表参与相关工作和活动。
(三)完善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有关规定。一是明确各级人大常委会设立代表工作委员会。二是增加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年度代表工作计划。
(四)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有关规定。一是进一步明确代表在大会会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明确代表团的组成。
(五)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有关规定。一是明确各级人大代表“根据地域、领域等”组成代表小组。二是明确根据安排,设区的市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也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跨原选举单位进行视察、开展专题调研。三是在现有代表视察有关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对代表专题调研的要求。四是明确代表可以应邀参加本级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组织的有关会议。五是明确县级人大代表可以列席原选区所在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六)完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有关规定。一是完善代表履职的经费保障有关规定。二是增加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代表履职网络平台。三是完善代表履职学习培训制度。四是增加规定对身体残疾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代表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顾。五是加强代表履职宣传工作。
(七)完善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机制。一是完善代表议案办理机制,明确议案办理过程中与代表联系沟通的有关要求。二是完善代表建议的交办和报告制度。三是明确代表建议督办机制。
(八)完善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有关规定。一是增加规定代表应当坚定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等内容。二是完善代表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增加规定间接选举的代表应当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明确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应当定期组织代表报告履职情况等。三是进一步明确代表不得利用执行代表职务干预具体执法案件或者变相从事商业活动牟取个人利益。四是在代表资格终止的情形中增加规定“责令辞职”。
(九)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补充相关内容。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增加规定人大代表参加选举和罢免监察委员会主任、提出对监察委员会的质询案等内容;明确监察委员会应当及时向本级人大代表通报工作情况,提供信息资料,保障代表的知情权。
代表法修正草案和以上说明,请审议。
10:23 赵乐际
各位代表:今天全体会议的各项议程已经进行完毕。
现在休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在主席台就座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主席台就座
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赵乐际主持大会
听取关于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等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帷幕正中的国徽与会场穹顶上的五角星灯交相辉映。
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赵乐际主持大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刘奇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习近平、李强、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29人。5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880人,缺席4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赵乐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场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4年工作回顾;二、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三、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
李强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发展历程很不平凡。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李强在报告中指出,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二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五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六是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七是加强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李强在报告中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既要正视困难问题,更要坚定发展信心。
李强在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李强在报告中指出,完成好今年目标任务,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强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报告中,李强还就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国防和军队建设,香港、澳门发展和两岸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等作了阐述。
根据会议议程,大会审查国务院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国务院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作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说明指出,代表法是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的颁布施行,对规范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有必要与时俱进修改完善代表法,保障和促进人大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充分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修改代表法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客观要求。代表法修正草案共34条,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充实总则部分规定,拓展和深化“两个联系”制度机制,完善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有关规定,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有关规定,完善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有关规定,完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有关规定,完善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机制,完善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有关规定,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补充相关内容。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马兴瑞、王毅、尹力、石泰峰、刘国中、李干杰、李书磊、何卫东、何立峰、张又侠、张国清、陈文清、陈吉宁、陈敏尔、袁家军、黄坤明、刘金国、王小洪、吴政隆、谌贻琴、张军、应勇、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帕巴拉·格列朗杰、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王东峰、姜信治、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以及中央军委委员刘振立、张升民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解放军有关单位和武警部队、各人民团体有关负责人列席或旁听了大会。
外国驻华使节旁听了大会。
